過敏體質(異位性體質)的成因
對於容易發生過敏反應(疾病),卻又找不到明確發病原因的體質,我們稱之為過敏體質。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最容易產生的過敏性疾病,有濕疹、蕁麻疹、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氣喘等等。過敏原有可能是藥物、食物或生活中的某些物質。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人如果只是偶爾對於某種因素發生高度反應性,只能說是對該物質產生過敏現象,而不能遽爾稱作是過敏體質。
 
在某些過敏疾病當中,遺傳是一個占比相當大的致病因素。例如患有氣喘的病人,其直系親屬患有過敏性疾病(如過敏性鼻炎或濕疹)的比例相對提高。根據統計,臺灣50%的過敏患者,可以從父母親本身或其兄弟姐妹中發現,並有可能追溯到祖父母身上。比較令人擔心的是,很多人一出生就帶有過敏體質,雖然眼前沒有過敏的徵兆出現,卻有可能在五或十年後出現明顯的過敏症狀,因此如果能夠懂得預防與避免過敏原,就能提早免除過敏症狀的產生。
 
引發過敏的因素
具有過敏體質的人,其本身的體質狀況通常都不穩定,當外在產生變化時,很容易受到影響,進而引發過敏狀況。想要降低過敏症狀的發生,應特別注意下列情況。
 
一、確認過敏原(會引發過敏的物質)
過敏原是導致過敏發生的絕大部分主因,因此減少過敏原,可以明顯降低過敏反應,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,應盡可能的瞭解造成自己過敏的原物質有哪些,並注意環境衛生。 
 

 

◇吸入性物質

 

通常存在於空氣中,經由呼吸道進入體內,如塵蟎(是臺灣最常見的氣喘過敏原)、蟑螂、黴菌、動物體毛(狗毛、貓毛)與皮屑、花粉、空氣污染物等等。
 
◇食入性物質
某些食物對某些人會形成過敏原,食物經由消化道進入體內,造成過敏反應;日常生活中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有牛奶、蛋白、有殼海鮮(蝦、蟹)、花生、香菇、食品添加物及化學藥物等等。
 
◇接觸性物質
環境中若有造成過敏的物質,會經由皮膚接觸而引起過敏反應。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如污垢、清潔劑、化妝品、首飾金屬、皮革衣物等等。
 
◇注射性物質
藥物注射或蚊蟲叮咬,有可能使過敏體質引起過敏反應。
 
二、注意天氣變化與冷熱溫差過大
對於過敏體質的人而言,氣候變化雖然不是過敏原,但卻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。因為當天氣變化時,大氣溫度與空氣濕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,進而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穩定,尤其是對於呼吸道過敏與皮膚過敏的人來說,更是直接的刺激。因此在天候變化不定的季節,一定要特別注意保暖與溫、濕度的控制,才能降低過敏發生。
 
三、避免飲食與作息不正常
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,除了確認過敏原外,還要特別注意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。由於過敏體質的人對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,因此應儘量維持清淡飲食,避免過辣、過油及冰冷食物,並注重平時保暖與睡眠品質,才能照顧好身體,避免過敏的發生及惡化。
 
、避免長期的壓力與疲勞
對現代人而言,壓力與過勞可謂百病之源,長期處於疲勞或高壓狀態,會直接造成免疫系統的紊亂與自律神經失調,這對具有過敏體質或患有免疫疾病的人來說,等於是雪上加霜。因此想要確保健康,適度的抒壓與適當休息是不可缺少的保健之道。
 
資料來源︰《健康仙樂》
arrow
arrow

    仙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